软通动力致力于成为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,倡导回报社会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。一直以来,软通动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与慈善事业,凭借在公益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,连续多年荣获“中国优秀企业公民”、“年度中国最佳雇主”和“年度责任品牌奖”。
软通动力将 CSR 与业务增长结合,致力于成为国家数字经济的积极献力者,尤其在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互联网、金融、能源、环保、健康、地产、汽车、物流和零售等产业,通过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推动数据安全、金融稳定、能耗降低、出行通畅、居住和谐等,促进各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变革,努力用专长服务社会。
2023年,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国证ESG评级、Wind ESG评级中,软通动力双双获得AA级,成为信息技术服务行业ESG综合得分最高、排名第一的企业,并成功纳入“国证社会责任指数”和“深证责任指数”,充分发挥了行业引领和标杆示范作用。软通动力ESG项目在“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及服务”板块中荣膺“2023IDC中国可持续发展先锋案例”、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评选“202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”。
凭借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,软通动力曾获颁“2021年度社会责任先锋奖”、“2019中国企业公民责任品牌60强”、“2022年度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奖”、“中国优秀企业公民”、“中国最佳ESG雇主”等多个知名奖项,董事长刘天文曾荣获“2022年度公益人物奖”、“中国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”称号。
软通动力致力于成为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,倡导回报社会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。一直以来,软通动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与慈善事业,凭借在公益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,连续多年荣获“中国优秀企业公民”、“年度中国最佳雇主”和“年度责任品牌奖”。软通动力将 CSR 与业务增长结合,致力于成为国家数字经济的积极献力者,尤其在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互联网、金融、能源、环保、健康、地产、汽车、物流和零售等产业,通过协同创新与技术服务推动数据安全、金融稳定、能耗降低、出行通畅、居住和谐等,促进各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变革,努力用专长服务社会。
软通动力持续关注慈善事业,为社会减轻因灾害及贫困等因素引发的困扰,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做力所能及之事,以企业赞助、员工自发捐赠等方式参与到全世界的慈善项目中。
1. 2018 年向东润基金会捐款 200 万元,积极弘扬公益精神,共同为赈灾济难、扶贫济困、奖教助学,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生活、学习条件,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积极献力。
2. 2017年为云南“双师教学”项目筹款。
3. 2016 湖北荆门特大洪水,软通动力积极参与到抗洪赈灾活动中,为灾区捐款 80 万元,并号召起更多社会组织力量赈灾募捐。
4. 汶川大地震期间,软通动力第一时间启动“祈福地震灾区,软通爱心捐助”捐款活动,向灾区募捐 41 万余元。
5. 关心支持脱贫攻坚工作,为西安沣东“助力脱贫献爱心”活动积极捐款。
6. 同心协力,扶贫济困,为旱灾地区建设思源水窖。
7. 关注西南边远贫困地区,软通动力先后捐助了美泉软通动力完小、美泉软通动力幼儿园等希望小学,在2023年,为美泉软通动力完小和美泉软通动力幼儿园师生捐赠电脑笔记本,进一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环境。
8. 十余年来,爱心延续,又先后为墨江捐助软通爱心桥、为遵义敖溪小学捐助“思学亭”等。
9. 员工自发积极参与一系列诸如“给孩子的玩具”、“青少年之友”、“礼品树”等活动。
10. 自2006年,软通动力在云南墨江展开一对一资助行动。
软通动力致力于成为对社会负责、受人尊重的优质企业,以更加积极、健康的方式传递公益理念,为社会贡献力量。
1. 多次参加公益体育项目,为公益开跑,传递正能量,参加动力中国机车大赛,智慧公益足迹遍及青海、内蒙古、湖北等地。
2. 坚持用健康运动精神传递爱心动力,通过“为爱义跑,梦圆云南”和“听智儿童义跑”活动,持续为云南少数民族希望工程捐款。
软通动力凭借自身的技术专长,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,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事业中来。
1. 关注贫困少儿音乐梦想的慈善项目“音乐之帆”,组织志愿者团队帮助其网站改版。
2. 帮助传承中国传统敦煌艺术,组织志愿者建设敦煌艺术3D网络博物馆网站。
软通动力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企业文化,尊重员工个性,努力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、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。
软通动力始终坚持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,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。我们坚持打造科技创新为原动力的绿色无烟囱企业,
努力成为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业领导者。
1. 2018年,软通动力更积极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,聚焦环保公益,努力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。
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商业、城市及社会发展方式,践行可持续核心发展观,不断完善面向全球客户的长期优质服务能力体系。
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应对未来发展,参与创造使商业与社会、自然更加融合、更加智能的良性生态环境。
1. 积极响应国家“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”号召,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,2016年以来共扶持资金30余万元。